10月24日,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這樣一次凝心聚力的盛會,記錄著一個民族接續奮斗的深深足跡,描繪著一個國家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凝聚全民信心,點燃奮斗激情。
一個“新”字,是理解十九大的一把鑰匙。新時代標注發展方位,新思想凝聚磅礴力量,新征程擘畫未來藍圖,新使命激蕩奮斗熱情,新要求鍛造堅強力量。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從這樣的歷史坐標來審視,十九大的“新”是黨和國家事業的承上啟下、繼往開來,是過去向未來的延伸,將起到連接當前和長遠、聯通今天和明天的橋梁作用。 可以說,黨的十九大對歷史集其大成,對未來開其先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經驗在這里匯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美好明天從這里啟航。從十九大往前看,新時代的長征路持續向前延伸,通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彼岸。
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實現偉大夢想,需要深刻把握新時代的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并不是簡單的時間劃線,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意蘊。正如一部在美國熱播的紀錄片所言,“過去5年,習近平主席的政策視野充分體現了繼承與創新,已經成為中國歷史新的里程碑”??梢詮臍v史坐標和世界格局兩個維度來理解新時代。從歷史坐標來看,過去5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讓中國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從世界格局來看,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不僅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更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另一種可能”。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將不僅書寫一個古老民族經苦難而輝煌、歷沉淪而復興的偉大故事,更將為人類文明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實現偉大夢想,需要深刻認識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經改變了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也改變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物質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從“落后的社會生產”到“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不僅精準對接民生訴求的水漲船高,更及時抓住經濟發展的癥結,是對未來中國發展方向、發展目標的精準校正。
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實現偉大夢想,需要深刻領會新思想的內涵。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一個名為“史上最牛創業團隊”的短視頻在網上熱傳,從幾十人到8900多萬黨員,中國共產黨凝聚力來自哪里?從貧窮落后的“東亞病夫”到GDP排名世界第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對這些問題的回答,讓人們認識到我們黨96年來的奮斗歷程,就是一部矢志不渝推進創新的“創業史”。無論是在革命年代的由弱到強,還是在建設年代的奮起直追,抑或是在改革年代的奮勇爭先,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并用創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是我們黨領航中國的“成功密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黨的指導思想又一次與時俱進,是黨的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為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
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沒有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就只能是空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要有新氣象新作為。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換句話說,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才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