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巴塘水電站首臺機組水輪機轉輪完工儀式,在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的哈電巴塘轉輪加工基地成功舉行,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制的、藏區最大直徑混流式機組首臺轉輪通過會檢,實現“零配重”精品制造,為助力創建國家級大型風光水儲示范基地貢獻了哈電力量。
巴塘電站首臺機組水輪機轉輪,最大直徑7.7米,高4.82米,總重量215噸。全部焊縫112米,焊后檢查一次合格,精加工后全部測量指標達到標準要求;轉輪外圓處殘余重量僅為6.9千克,遠優于技術要求的20千克標準,實現“零配重”精品制造。
“零配重”是指轉輪在靜平衡試驗時無需灌鉛配重,即可滿足技術要求中殘余不平衡力矩的一種制造狀態,標志著轉輪在整體平衡方面達到了極高的制造水平。
華電金上公司巴塘分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范雄安,副總經理黃鵬;中南勘測設計院副院長伍志軍;西北勘測設計院副設總劉建華;中南院動力工程所副所長鄭盟;水電七局經理吳貴川;華電電科院監理李繼強;哈電電機副總經理高清飛;哈電巴塘轉輪加工廠總指揮周克峰出席完工儀式。
業主單位、施工單位和監造單位的領導和代表、哈電電機相關部門代表、哈電巴塘轉輪加工現場的全體干部職工出席儀式,共同見證了轉輪完工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范雄安介紹了金沙江流域水電工程和巴塘水電站的重要意義,對哈電電機全體員工在巴塘項目上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范雄安指出,歷經10個月的艱苦奮斗,首臺轉輪正式完工,各項檢查尺寸偏差遠優于標準要求。哈電電機作為巴塘水電工程的重要參建單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大國重器應有的作為和擔當。
范雄安對哈電電機加強全生產過程乃至全生命周期項目服務表示高度認可和贊同。
范雄安強調,在巴塘水電站建設中,甚至在中國水電事業發展中,各參建企業是事業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希望各級領導和同志們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凝聚廣泛力量,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踐行國家“雙碳”戰略目標上來,把大國重器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繼續創造高原水電行業新紀錄。
高清飛代表哈電電機,向業主單位華電金沙江上游公司和相關參建方一直以來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地感謝;向扎根巴塘生產一線、堅韌不拔奮力拼搏的全體建設者致敬。
高清飛指出,參與巴塘水電站機組研發制造,是哈電電機緊緊圍繞以新能源為主體的“三個系統”優化布局,加快“三商”轉型的又一次重大機遇,哈電電機倍感珍惜、倍加努力,以靜平衡試驗“零配重”的優異成績,向客戶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高清飛針對下一步做好巴塘水輪機制造和服務工作,向哈電電機干部職工提出3點希望:
一是擔當作為,進一步提高站位。從嚴從細從實確保機組水輪機制造任務高質量完成,為高海拔地區水力發電事業再立新功。
二是精益求精,進一步提升質量。打好質量風險防控“組合拳”,全周期多維度防范化解質量風險。
三是高效統籌,進一步做好服務。確保項目合同高質量兌現,讓哈電品牌在雪域高原熠熠生輝。
伍志軍對首臺轉輪達到“零配重”的驗收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指出,在大直徑和低轉速機組的轉輪上,實現了很多電站轉輪配重后也沒有達到的高標準,尤其難能可貴。
李繼強宣布轉輪驗收結果:巴塘電站首臺轉輪現場制造焊縫檢測一次性100%合格;轉輪靜平衡試驗實現“零配重”。
周克峰從織密質量風險“防控網”、譜出質量創新“協奏曲”、抓好生產組織“攻堅戰”等3個方面,對轉輪生產制造情況進行了介紹。
哈電電機生產部黨支部書記、經理王洪錦主持儀式。
完工儀式開始前,參加儀式的領導和專家聽取了轉輪生產及驗收結果匯報。
參加儀式的人員在簽名版上鄭重寫上自己的名字,決心用精心的設計、精益的制造、精準的服務,共同打造精品工程。
·相關鏈接·
巴塘水電站位于四川省巴塘縣與西藏自治區芒康縣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是金沙江上游河段13梯級開發的第9級電站,由華電金沙江上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電站共安裝3臺250兆瓦混流式水電機組。2019年1月,哈電電機獲得巴塘3臺水輪機研制合同。
哈電電機始終秉承一切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在巴塘機組研發制造等各個環節,為機組高效穩定運行保駕護航,模型水輪機最高效率達到95%以上,其空化性能、壓力脈動性能、背面脫流及葉道渦等性能指標全面優于合同要求。
為了把先進的設計理念轉化成優質的產品,哈電電機職工跨越近4000公里,從祖國北疆來到位于四川省巴塘縣的轉輪加工基地,克服高原反應、交通不便、條件艱苦等影響,全力以赴投入生產,并通過采用智能化、個性化的方案,從生產、技術、檢測等多個維度嚴把質量關。
目前,巴塘其它兩臺轉輪的生產正在有序進行,已驗收的關鍵指標100%達到標準要求。